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铜矿石、铅矿石和锌矿石中铜量、铅量、锌量、钴量、镍量的测定方法。本文件适用于铜矿石、铅矿石和锌矿石中上述元素含量的化学分析。
Title:Chemical analysis methods for copper ores, lead ores and zinc ores - Part 18: Determination of copper, lead, zinc, cobalt and nickel content
中国标准分类号:H65
国际标准分类号:73.06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GBT 14353.18-2014 是中国国家标准中关于铜矿石、铅矿石和锌矿石化学分析的重要规范之一。该标准详细规定了如何通过一系列科学方法精确测定这些矿石中的铜、铅、锌、钴和镍的含量。这些金属元素在工业生产中具有重要价值,因此准确的定量分析对于资源评估和工艺优化至关重要。
背景与意义
矿产资源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而铜、铅、锌、钴和镍作为重要的有色金属,在电子、能源、建筑等领域有着广泛应用。因此,建立一套标准化的检测方法能够有效提升分析结果的一致性和可靠性,为矿产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供技术支持。
分析方法概述
本标准采用了多种成熟的化学分析技术,包括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FAAS)、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OES)以及滴定法等。每种方法都有其适用范围和优缺点,具体选择取决于样品特性和分析需求。
实验步骤与注意事项
为了确保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实验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以下环节:
结论
GBT 14353.18-2014 标准为铜矿石、铅矿石和锌矿石中铜、铅、锌、钴和镍的测定提供了科学、规范的技术指导。通过采用先进的分析技术和严格的实验流程,可以显著提高检测结果的可靠性和重复性。未来,随着新材料和新技术的发展,该标准仍有进一步完善的空间,以满足更广泛的工业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