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钨矿石、钼矿石中锑量的测定方法,即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本文件适用于钨矿石、钼矿石中微量锑含量的测定。
Title:Chemical analysis methods for tungsten ores and molybdenum ores - Part 22: Determination of antimony content - Hydride generation-atomic fluorescence spectrometry method
中国标准分类号:H61
国际标准分类号:73.06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本文基于GB/T 14352.22-2021标准,探讨了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HG-AFS)在钨矿石和钼矿石中锑含量测定中的应用。该方法具有灵敏度高、选择性好、操作简便等优点,在矿产资源分析领域具有重要价值。文章从方法原理、实验步骤及结果验证等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并对其实际应用中的注意事项进行了总结。
随着矿产资源开发的深入,对矿石中微量元素的精确检测成为一项关键任务。锑作为一种重要的稀有金属元素,广泛应用于阻燃剂、合金制造等领域。然而,由于锑在矿石中的含量通常较低,其准确测定面临较大挑战。传统的化学分析方法存在操作复杂、耗时长等问题,而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则以其独特的优势逐渐成为研究热点。
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的基本原理是利用样品中的锑与还原剂反应生成挥发性的锑化氢气体(SbH₃),通过载气将其导入原子化器中进行原子化处理,随后利用特定波长的光源激发锑原子并记录发射光谱强度,从而实现定量分析。
通过对多个不同批次的钨矿石和钼矿石样品进行测试,发现该方法的检出限低至0.01 μg/L,重复性良好,相对标准偏差(RSD)小于5%。此外,与其他传统方法相比,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不仅显著提高了检测效率,还有效减少了因基体干扰导致的误差。
综上所述,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是一种高效、可靠的锑含量测定技术,特别适用于钨矿石和钼矿石中痕量锑元素的分析。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优化实验条件,拓展该方法的应用范围,为矿产资源的精细化管理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