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针对眩晕(高血压)的刮痧技术的操作规范、适用人群、禁忌症、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本文件适用于采用刮痧技术进行眩晕(高血压)调理和保健的从业人员及相关机构。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Gua Sha Therapy in Dizziness (Hypertens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
国际标准分类号: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眩晕(高血压)的刮痧技术在TGDNAS 012-2022标准中有着详细的规范和要求。今天我将重点解析标准中新旧版本关于刮痧力度控制这一条目的差异,并详细阐述其应用方法。
在旧版标准中,对于刮痧力度的要求较为笼统,仅提到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调整力度,但没有具体数值参考。而在新版标准中,则明确规定了刮痧时的压力值应控制在每平方厘米200克至400克之间。这样的改动更加科学合理,既保证了治疗效果,又避免了因力度过大可能给患者带来的不适甚至伤害。
那么如何正确实施这一力度呢?首先操作者需对患者的皮肤状况有充分了解,确保皮肤无破损、炎症等情况。然后,在开始刮痧前,可以先用手轻轻触摸患者的皮肤表面,感受其弹性和厚度,以此为依据初步判断所需的力度范围。接着,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操作者应当保持手腕稳定,利用指尖的力量均匀施加压力,同时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如果患者感到轻微刺痛但能够忍受,则说明力度适中;若出现明显疼痛或红肿现象,则需立即减轻力度直至合适为止。
此外,在整个刮痧过程中,还应注意频率与时间的把握。通常情况下,每个部位的刮痧时间不宜超过5分钟,且间隔至少3天以上再进行下一次治疗。这样做不仅有助于提高疗效,也能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几率。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新版标准对于刮痧力度的量化规定极大地提升了临床实践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希望广大从业者能够严格按照标准执行,为广大高血压眩晕症患者提供更加专业优质的护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