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钨矿石、钼矿石中锡量的测定方法,采用光度法进行定量分析。本文件适用于钨矿石和钼矿石中锡含量的测定。
Title:Chemical analysis methods for tungsten ores and molybdenum ores - Part 13: Determination of tin content
中国标准分类号:H61
国际标准分类号:73.06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GBT 14352.13-2010是中国国家标准,专门用于指导钨矿石和钼矿石中化学成分的分析方法。这一系列标准中的第13部分聚焦于锡量的测定,为矿产资源的精确评估提供了科学依据。通过本标准,可以确保检测结果的一致性和准确性,从而支持矿业企业在生产与研发过程中的决策。
锡是一种重要的有色金属,在电子、化工及建筑材料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因此,准确测定钨矿石和钼矿石中的锡含量对于资源开发具有重要意义。强硫化物矿床中往往含有丰富的锡资源,而这些矿床的锡含量直接影响到矿山的经济效益。例如,某大型矿山通过采用GBT 14352.13-2010标准对矿石进行分析后,发现其锡含量远高于预期值,从而调整了开采策略,显著提升了资源利用率。
根据GBT 14352.13-2010标准,锡量的测定通常采用重量法或分光光度法。重量法通过沉淀反应将锡元素分离并称重,而分光光度法则利用特定波长的光吸收特性来定量分析。两种方法各有优劣,但均需严格控制实验条件以保证数据可靠性。此外,为了提高检测精度,还需对样品进行预处理,包括粉碎、混合及酸溶等步骤。
某有色金属集团在一次勘探活动中,使用GBT 14352.13-2010标准对一批待开发的钨矿石样品进行了锡含量测定。经过多次重复测试,确认这批矿石中的锡含量达到工业开采标准。基于此结果,该公司决定对该矿区加大投资力度,并成功实现了年产量翻倍的目标。这一案例充分体现了该标准在推动矿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未来锡量测定技术将更加智能化和自动化。例如,引入人工智能算法优化实验参数设置,或者开发便携式仪器实现现场即时检测。这些创新不仅能够提升工作效率,还能进一步降低检测成本,为矿产资源的高效利用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