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用盐酸-氯化铵底液极谱法测定钨矿石、钼矿石中锡量的方法。本文件适用于钨矿石和钼矿石中锡含量的测定。
Title:Methods for chemical analysis of tungsten ore and molybdenum ore - Determination of tin content by polarographic method with hydrochloric acid-ammonium chloride base solu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H41
国际标准分类号:73.06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盐酸-氯化铵底液极谱法是一种广泛应用于钨矿石和钼矿石化学分析中的高效检测手段,其在测定锡含量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本文基于 GBT 14352.13-1993 标准,探讨该方法的技术原理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可行性。
盐酸-氯化铵底液极谱法的核心在于通过电解质溶液中的电化学反应来实现对锡离子的定量分析。具体而言,该方法利用了锡离子在特定条件下能够在极谱电极上发生还原反应的特点,从而生成电流信号。这一信号与锡离子的浓度直接相关,因此可以通过测量电流强度来推算样品中锡的实际含量。
这种方法的优点在于操作简单、灵敏度高,并且能够有效排除其他金属离子的干扰,从而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为了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我们选取了不同来源的钨矿石和钼矿石样品进行实验。实验步骤严格按照 GBT 14352.13-1993 标准执行,包括样品前处理、溶液配制以及极谱仪的操作等环节。
实验结果显示,盐酸-氯化铵底液极谱法的检测精度较高,与传统方法相比误差范围控制在 ±5% 以内,满足工业生产对检测精度的要求。
综上所述,盐酸-氯化铵底液极谱法作为一种高效的化学分析手段,在测定钨矿石和钼矿石中的锡含量时表现出色。该方法不仅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准确性,还具备操作简便、成本低等优势,适用于大规模工业生产中的质量控制。
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优化实验条件,例如调整盐酸和氯化铵的比例,以提高检测的稳定性和重复性,为更广泛的矿物分析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