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工业过程测量和控制装置的电磁兼容性(EMC)的基本概念、术语、要求和试验方法的总体框架。本文件适用于工业环境中使用的测量和控制装置的电磁兼容性设计、测试和评估。
Title:Industrial process measurement and control equipment - 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 (EMC) - General
中国标准分类号:O4
国际标准分类号:33.20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GBT 13926.1-1992 是中国工业领域的一项重要标准,其全称是《工业过程测量和控制装置的电磁兼容性 总论》。这一标准旨在规范工业过程中的测量与控制装置在电磁环境下的性能表现,确保设备能够在复杂的电磁干扰环境中稳定运行。电磁兼容性(EMC)是指设备或系统在其电磁环境中能正常工作,同时不对该环境中任何事物构成不能承受的电磁骚扰的能力。该标准为工业自动化领域的设备制造商和使用者提供了统一的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
电磁兼容性涉及两个关键方面:抗扰度和发射限值。抗扰度指的是设备在面对电磁干扰时保持正常工作的能力;而发射限值则是指设备产生的电磁干扰不得超过规定的阈值。GBT 13926.1-1992 提供了详细的测试项目和评估方法,包括静电放电、射频场感应传导、脉冲磁场等。
以某化工厂为例,其生产过程依赖于大量高精度的测量和控制装置。在未遵循GBT 13926.1-1992标准的情况下,工厂曾多次因雷击或电力波动导致设备故障,造成生产中断和经济损失。通过引入符合该标准的设备并进行严格的电磁兼容性测试后,工厂显著降低了故障率,提高了生产效率。
GBT 13926.1-1992不仅是中国工业自动化发展的基石,也为全球范围内的相关技术标准提供了参考。随着工业4.0时代的到来,智能设备的普及使得电磁兼容性问题更加突出。未来,该标准需要不断更新,以适应新技术的发展需求,例如物联网设备的广泛应用。
总之,GBT 13926.1-1992作为工业过程测量和控制装置电磁兼容性的总纲领,为保障工业生产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持续优化和升级,该标准将继续引领行业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