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贻贝肽粉加工的术语和定义、原料要求、加工工艺、技术要求、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文件适用于以贻贝为原料,经酶解、分离、干燥等工艺制成的贻贝肽粉的加工生产。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Processing of Mussel Peptide Powder
中国标准分类号:XK 01
国际标准分类号:67.25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贻贝肽粉是一种以贻贝为原料,经过酶解、分离纯化等工艺制得的小分子活性肽产品。《TZNZ 146-2022贻贝肽粉加工技术规范》对贻贝肽粉的生产过程和质量控制提出了具体要求。本文将围绕该标准中新旧版本在酶解工艺参数上的差异展开讨论。
在旧版标准中,对于酶解工艺仅规定了使用蛋白酶进行水解,并未明确具体的酶解温度、时间及pH值范围。这导致企业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缺乏统一的标准,影响了产品的稳定性和一致性。新版标准则明确规定了酶解的最佳条件:酶解温度应控制在50℃至60℃之间,酶解时间为3至5小时,pH值维持在7.0至8.0范围内。这些参数的选择基于大量实验数据,能够有效提高蛋白质的水解效率,同时避免过度水解造成氨基酸损失。
为了更好地应用这一条文,企业需要配备精确控温设备和pH计,确保在整个酶解过程中能够实时监测并调整温度和酸碱度。此外,在选择蛋白酶时也要注意其最适反应条件是否与上述参数相匹配,从而达到最佳效果。通过严格遵循新版标准中的酶解工艺参数,不仅可以提升贻贝肽粉的质量,还能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