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铜红釉瓷的术语和定义、分类与标记、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文件适用于以铜为着色剂,经过高温烧制呈现红色釉面的陶瓷制品。
Title:Copper Red Glazed Porcelain - GBT 13523-1992
中国标准分类号:Q44
国际标准分类号:81.06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GBT 13523-1992 是中国国家标准,用于规范铜红釉瓷器的生产与质量要求。以下是关于该标准的一些常见问题及其解答。
GBT 13523-1992 是专门针对铜红釉瓷器制定的标准,主要用于规范其生产工艺、技术要求、检验方法及质量评定。该标准为生产企业提供了明确的技术指导,同时为用户提供了质量保障。
铜红釉瓷是一种以铜元素为主要着色剂,通过高温还原气氛烧制而成的瓷器。其釉面呈现出鲜艳的红色或紫红色,具有独特的艺术美感。这种瓷器是中国陶瓷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铜红釉瓷的红色是由铜离子在高温还原气氛中被还原成金属铜颗粒形成的。这种工艺需要精确控制窑炉内的氧气含量,使铜离子还原为红色,从而形成独特的釉色效果。
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进行检测:
铜红釉瓷以其独特的红色釉面著称,而其他釉瓷(如青花瓷、白瓷)则以不同的釉色和装饰风格见长。铜红釉瓷因其复杂的制作工艺和稀有性,通常被视为高端艺术品。
由于铜红釉瓷的制作工艺复杂且产量有限,其市场价值较高。尤其是明清时期的铜红釉瓷,因其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成为收藏家追捧的对象。现代生产的铜红釉瓷也因其精湛工艺受到广泛认可。
GBT 13523-1992 主要适用于日用陶瓷和陈设陶瓷中的铜红釉瓷,但不涵盖特殊用途的铜红釉制品(如工业用陶瓷)。对于这些特殊产品,可能需要参考其他相关标准。
铜红釉瓷起源于唐代,但在宋代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元代以后,铜红釉瓷逐渐成为皇家御用瓷器的重要品种之一。明清时期,铜红釉瓷达到鼎盛,形成了多种经典款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