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合成树脂小腿假肢的术语和定义、产品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文件适用于以合成树脂为主要材料制成的小腿假肢。
Title:Synthetic Resin Lower Leg Prostheses
中国标准分类号:C46
国际标准分类号:11.040.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GBT 13461-1992 是中国国家标准中关于合成树脂小腿假肢的技术规范,旨在统一和指导小腿假肢的设计、制造和质量控制。这一标准的出台,不仅推动了我国假肢行业的发展,也为残疾人士提供了更加可靠和舒适的产品选择。
合成树脂材料因其轻便、耐用、易于加工等特性,在假肢制造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与传统的金属假肢相比,合成树脂小腿假肢具有以下显著优势:
这些特点使得合成树脂小腿假肢成为许多截肢者的首选。例如,某假肢制造企业通过采用合成树脂技术,成功为一位年轻运动员定制了一款高性能假肢,帮助其重返赛场。
GBT 13461-1992 标准对假肢的尺寸、强度、耐用性等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这些要求确保了假肢产品的安全性与功能性。例如,标准规定假肢在承受特定负荷的情况下,不得出现明显变形或损坏。此外,标准还强调了假肢的个性化设计,要求制造商根据不同使用者的需求调整产品参数。
为了更好地贯彻标准,国内多家假肢生产企业进行了技术升级。例如,一家位于上海的企业引入了先进的3D打印技术,实现了假肢部件的精准定制,大幅提升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尽管 GBT 13461-1992 已经为合成树脂小腿假肢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但行业仍然面临一些挑战。例如,如何进一步提高假肢的灵活性和适应性,以及如何降低生产成本以惠及更多人群。
未来,随着新材料和新技术的不断涌现,合成树脂小腿假肢有望实现更大的突破。例如,智能假肢的研发正在成为新的趋势,这类假肢能够通过传感器实时反馈使用者的动作意图,从而提供更加自然的步态体验。
综上所述,GBT 13461-1992 不仅是一项技术规范,更是推动假肢行业发展的重要里程碑。它为无数截肢者带来了希望,也为社会注入了更多的温暖与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