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用1,10-二氮杂菲分光光度法测定稀土金属及其氧化物中铁含量的方法。本文件适用于稀土金属及其氧化物中铁量的测定。
Title:Methods for chemical analysis of rare earth metals and their oxides - Determination of iron content - Spectrophotometric method with 1,10-phenanthroline
中国标准分类号:H61
国际标准分类号:71.040.3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GBT 12690.19-1990是中国国家标准中关于稀土金属及其氧化物化学分析方法的一部分,专门用于通过1,10-二氮杂菲分光光度法测定铁含量。这一标准为稀土材料的质量控制提供了科学依据,确保了稀土产品的纯度和性能符合特定要求。
1,10-二氮杂菲(简称邻菲啰啉)是一种常用的显色剂,在酸性条件下能够与铁离子形成稳定的橙红色络合物。这种络合物在特定波长下具有显著的吸收峰,因此可以通过分光光度计测量其吸光度来定量分析铁的含量。这种方法具有灵敏度高、选择性强、操作简便等优点,特别适合于微量铁的检测。
以某稀土生产企业为例,该公司每年生产大量用于电子行业的稀土材料。为了保证产品质量,他们严格按照GBT 12690.19-1990标准对产品中的铁含量进行检测。通过采用1,10-二氮杂菲分光光度法,企业成功将铁含量控制在一个极低的水平,从而提高了产品的稳定性和市场竞争力。
数据显示,在实施该标准后,该企业的稀土产品合格率从原来的85%提升到了98%,客户投诉率下降了70%。这不仅为企业带来了经济效益,也提升了企业在行业内的声誉。
随着科技的发展,稀土材料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对其纯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未来,可以进一步优化1,10-二氮杂菲分光光度法的检测流程,提高自动化程度,减少人为误差。同时,结合现代分析技术,如高效液相色谱法或原子吸收光谱法,可以实现更全面的质量监控。
总之,GBT 12690.19-1990标准以及1,10-二氮杂菲分光光度法在稀土金属及其氧化物的分析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保障产品质量和推动行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