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稀土金属及其氧化物中非稀土杂质镁量的测定方法,即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本文件适用于稀土金属及其氧化物中镁含量的定量分析。
Title:Chemical analysis methods for non-rare earth impurities in rare earth metals and their oxides - Determination of magnesium content - Flame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metry
中国标准分类号:H21
国际标准分类号:71.040.5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GBT 12690.11-2003是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的关于稀土金属及其氧化物中非稀土杂质化学分析方法的标准文件,其中特别涉及了镁量的测定方法——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这一标准为稀土材料的质量控制提供了科学依据,确保了稀土产品的纯度和性能符合国际和国内的要求。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是一种通过测量元素对特定波长光的吸收程度来确定其浓度的方法。这种方法具有高灵敏度、快速检测以及操作简便的特点。在测定稀土材料中的镁含量时,样品经过预处理后被引入到高温火焰中,镁原子被激发并吸收特定波长的光,从而实现定量分析。
稀土材料因其独特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在现代工业中有广泛应用,如电子、通讯、新能源等领域。然而,稀土材料中的非稀土杂质(如镁)可能会影响其性能。因此,准确测定镁含量对于保证稀土产品的质量至关重要。
以某稀土生产企业为例,该企业每年生产数十吨高性能钕铁硼永磁材料,用于制造风力发电设备的关键部件。通过采用GBT 12690.11-2003标准中的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企业成功将钕铁硼材料中的镁含量控制在百万分之五以下,显著提升了产品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
GBT 12690.11-2003标准中的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为稀土材料中镁含量的测定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持。通过严格遵循该标准,不仅可以有效控制非稀土杂质的含量,还能显著提高稀土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未来,随着技术的进步,这一方法有望在更多领域发挥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