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用苯芴酮-溴化十六烷基三甲胺分光光度法测定锌及锌合金中锡量的方法。本文件适用于锌及锌合金中锡量的测定,测定范围为0.001%~0.5%。
Title:Methods for chemical analysis of zinc and zinc alloys - Determination of tin content - Phenolphthalein - Cetyltrimethylammonium bromide spectrophotometric method
中国标准分类号:H31
国际标准分类号:77.080.01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GBT 12689.10-2004是中国国家标准中关于锌及其合金化学分析方法的一部分,专门用于测定锡含量的方法。这一标准采用苯芴酮-溴化十六烷基三甲胺分光光度法,为锌及锌合金的质量控制提供了科学依据。该方法通过特定的化学试剂和光学仪器,能够精确地检测出样品中的锡含量,从而确保产品的质量和性能符合相关要求。
苯芴酮-溴化十六烷基三甲胺分光光度法的核心在于利用苯芴酮作为显色剂,与锡离子形成稳定的络合物。这种络合物在特定波长下具有显著的吸收特性,可以通过分光光度计测量其吸光度来定量分析锡的含量。这种方法具有灵敏度高、选择性强的特点,适用于微量锡的检测。
以某锌合金生产企业为例,该企业每年生产数万吨锌合金产品,其中锡含量是影响产品质量的关键指标之一。通过采用GBT 12689.10-2004标准,企业成功实现了对锡含量的精确控制。例如,在一次质量检测中,通过对一批锌合金样品进行测试,发现其中锡含量略低于标准值。企业立即调整生产工艺,通过优化原料配比和加工流程,最终使产品达到合格标准。
GBT 12689.10-2004标准不仅为企业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持,还推动了整个行业的标准化进程。随着科技的发展,未来可能需要更先进的检测技术和方法来进一步提高检测精度和效率。此外,加强与其他国际标准的对接,也将有助于提升中国锌及锌合金产品的国际市场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