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锌及锌合金中铅含量的方法。本文件适用于锌及锌合金中铅含量的测定,测定范围一般为0.001%~0.5%。
Title:Methods for chemical analysis of zinc and zinc alloys - Determination of lead content - Flame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metric method
中国标准分类号:H42
国际标准分类号:77.080.01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GBT 12689.10-1990 锌及锌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铅量》是一项重要的国家标准,用于指导实验室通过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FAAS)精确测定锌及其合金中铅元素的含量。这项标准不仅为工业生产提供了技术依据,还确保了产品质量的一致性和可靠性。在金属冶炼和加工行业中,铅是一种常见的杂质元素,其含量直接影响产品的性能和安全性。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是一种基于物质对特定波长光的吸收特性来测定元素含量的技术。在本标准中,铅元素的测定依赖于其在火焰中的原子化过程。当样品溶液被喷入高温火焰时,其中的铅离子被转化为基态原子,这些原子会吸收特定波长的光。通过测量吸收光的强度,可以反推出铅的浓度。这种方法具有灵敏度高、选择性强以及操作简便等优点。
这项标准广泛应用于锌及锌合金的生产环节中,特别是在电子、建筑和汽车制造等领域。例如,在电子行业,锌合金常用于制造散热器和连接件,而铅的存在可能会影响导电性能和耐腐蚀性。因此,准确测定铅含量对于控制产品质量至关重要。此外,随着环保法规的日益严格,减少重金属污染成为企业关注的重点,这使得GB/T 12689.10-1990标准的应用范围进一步扩大。
某大型锌合金生产企业曾因铅含量超标导致产品退货问题。通过采用GB/T 12689.10-1990标准,企业优化了检测流程,将铅含量控制在规定范围内。据统计,实施该标准后,企业的合格率提升了15%,同时减少了因质量问题造成的经济损失。
尽管GB/T 12689.10-1990已经为锌及锌合金的质量控制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持,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新的检测技术和设备不断涌现。未来,该标准可能会结合现代仪器如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仪(GFAAS)或ICP-OES等进行升级,以满足更高精度和效率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