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用液相色谱法测定聚丙烯酰胺中残留丙烯酰胺含量的方法。本文件适用于聚丙烯酰胺中残留丙烯酰胺含量的测定。
Title:Determination of Residual Acrylamide Content in Polyacrylamide - Liquid Chromatography Method
中国标准分类号:G71
国际标准分类号:71.080.3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聚丙烯酰胺是一种重要的水溶性高分子化合物,在工业、农业和环境保护等领域有着广泛应用。然而,其生产过程中可能会残留一定量的丙烯酰胺,这是一种潜在的神经毒素和致癌物。因此,准确测定聚丙烯酰胺中的残留丙烯酰胺含量至关重要。《GBT 12005.4-1989》标准正是为此提供了液相色谱法的测定方法,确保了产品质量与安全性。
液相色谱法(HPLC)是一种高效分离技术,通过将样品注入液相系统中,利用不同物质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的分配差异实现分离。在本标准中,采用反相液相色谱法对聚丙烯酰胺中的残留丙烯酰胺进行检测。具体而言,样品经过提取后,通过色谱柱分离,然后利用紫外检测器定量分析。
以下是液相色谱法的具体操作流程:
这些步骤需要严格控制实验条件,以保证结果的准确性。
某化工企业在生产聚丙烯酰胺时,曾发现产品中残留丙烯酰胺超标的问题。通过采用《GBT 12005.4-1989》标准中的液相色谱法,企业成功检测出丙烯酰胺的具体含量,并据此优化生产工艺,将残留量降至安全范围内。这一案例充分证明了该标准在实际生产中的重要价值。
《GBT 12005.4-1989》标准为聚丙烯酰胺中残留丙烯酰胺的测定提供了科学、可靠的方法,是保障产品质量和消费者健康的重要工具。通过液相色谱法的应用,不仅可以精确检测残留物含量,还能帮助企业改进工艺,提升产品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