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铀矿石浓缩物中铁、钙、镁、钼、钛、钒的方法。本文件适用于铀矿石浓缩物中铁、钙、镁、钼、钛、钒含量的测定。
Title:Determination of iron, calcium, magnesium, molybdenum, titanium and vanadium in uranium ore concentrate -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metry
中国标准分类号:Y41
国际标准分类号:71.040.5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GBT 11848.15-1991是中国国家标准,规定了通过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铀矿石浓缩物中多种元素含量的方法。这些元素包括铁、钙、镁、钼、钛和钒,它们在铀矿石的加工和利用中具有重要意义。本标准为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提供了科学依据,同时为相关行业的质量控制和研究工作奠定了基础。
原子吸收光谱法是一种基于物质对特定波长光吸收特性的分析技术。当待测元素被加热至原子状态时,其会吸收特定波长的光,这种吸收强度与元素浓度成正比。这种方法具有高灵敏度和选择性,能够有效区分不同元素,避免干扰因素的影响。此外,原子吸收光谱法操作简便,适合批量样品的快速检测,因此在工业和科研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在铀矿石浓缩物中,铁、钙、镁、钼、钛和钒是重要的杂质元素或伴生元素,它们的存在对后续加工工艺和产品质量有直接影响:
某铀矿企业采用GBT 11848.15-1991标准对其生产的铀矿石浓缩物进行了全面检测。结果显示,铁含量为0.05%,钙含量为0.03%,镁含量为0.02%,而钼、钛和钒的含量分别为0.005%、0.003%和0.002%。这些数据为企业优化生产工艺、提高产品纯度提供了重要参考。例如,通过调整萃取条件,成功将铁含量降至0.03%,显著提升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GBT 11848.15-1991标准不仅规范了铀矿石浓缩物中关键元素的测定方法,还推动了相关领域的技术进步。原子吸收光谱法以其高效性和准确性成为现代分析化学的重要工具,为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提供了有力支持。未来,随着检测技术的不断革新,该标准有望进一步完善,为行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