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化纤用氢氧化钠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文件适用于化纤生产中作为原料或辅料的氢氧化钠。
Title:Chemical fiber grade sodium hydroxide
中国标准分类号:X21
国际标准分类号:81.06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GBT 11212-2003 是中国国家标准中关于化纤用氢氧化钠的技术规范,它规定了化纤生产中所使用的氢氧化钠(NaOH)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等具体细节。这一标准对于确保化纤产品质量和促进化纤工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要求是GBT 11212-2003的核心部分之一。该标准对化纤用氢氧化钠的纯度、杂质含量、溶解性等指标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例如,氢氧化钠的总碱量应不低于98%,而氯化物、铁等杂质的含量则需控制在极低水平。这些严格的技术要求旨在避免因杂质过多而导致化纤生产过程中的质量问题。
此外,GBT 11212-2003还强调了试验方法的重要性。为了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标准中详细列出了各种化学分析方法,包括滴定法、光谱分析法等。这些方法不仅为化纤生产企业提供了操作指南,也为质量监管部门提供了可靠的监督依据。
实际应用案例可以进一步说明该标准的实际意义。例如,某化纤企业在引入GBT 11212-2003后,通过改进氢氧化钠的采购和使用流程,显著提高了产品的一致性和市场竞争力。据统计,该企业的产品合格率从原来的85%提升至98%,客户投诉率下降了70%以上。
在检验规则方面,GBT 11212-2003要求每一批次的氢氧化钠都必须经过严格的抽样检查,以确保符合标准。这种严谨的质量管理体系不仅保障了企业的生产安全,也增强了消费者的信任感。
最后,标准中关于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的规定同样不容忽视。正确的包装方式可以防止氢氧化钠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受到污染,而清晰的标志则有助于用户正确识别和使用产品。这些细节看似微小,却直接影响到化纤生产的效率和安全性。
综上所述,GBT 11212-2003作为化纤用氢氧化钠的重要技术标准,在推动行业发展、保障产品质量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未来,随着化纤工业的不断发展,这一标准也需要与时俱进,以适应新的技术和市场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