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锡铅焊料中银量的测定方法,包括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和硫氰酸钾电位滴定法。本文件适用于锡铅焊料中银含量的定量分析。
Title:Chemical analysis methods for tin-lead solder - Part 7: Determination of silver content - Flame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metry and potentiometric titration with potassium thiocyanate
中国标准分类号:H41
国际标准分类号:77.040.3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GBT 10574.7-2017是中国国家标准中关于锡铅焊料化学分析的重要文件,其核心内容是提供了一种精确测定锡铅焊料中银含量的方法。这一标准不仅为工业生产提供了技术依据,还确保了产品质量的一致性和可靠性。标准中提出了两种主要的检测方法: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和硫氰酸钾电位滴定法。这两种方法各有特点,适用于不同的应用场景和技术需求。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是一种高精度的定量分析技术,广泛应用于金属元素的检测。这种方法通过将样品溶液喷入高温火焰中,使其中的银原子被激发并发射特定波长的光,从而实现对银含量的测定。强光源和灵敏的光谱仪是该方法的核心设备。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具有快速、准确的特点,尤其适合于大批量样品的分析。
硫氰酸钾电位滴定法是一种经典的化学分析手段,通过监测溶液电位的变化来确定滴定终点。在检测银含量时,利用银离子与硫氰酸根离子反应生成难溶性沉淀的特性,可以精确计算出银的浓度。这种方法成本较低,适合中小型企业使用。
GBT 10574.7-2017的发布和实施,对于提高锡铅焊料行业的技术水平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它规范了检测流程,减少了人为误差;另一方面,也为行业提供了统一的技术标准,促进了国内外市场的接轨。例如,在航空航天领域,对焊料中银含量的要求极为严格,标准的实施确保了相关产品的性能稳定。
总之,GBT 10574.7-2017不仅是锡铅焊料检测领域的技术指南,更是行业发展的重要里程碑。通过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和硫氰酸钾电位滴定法的有机结合,该标准为行业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持,助力中国制造业迈向更高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