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防腐二氧化钛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文件适用于以二氧化钛为主要成分,具有防腐功能的材料,主要用于涂料、塑料和其他需要防腐性能的领域。
Title:Anti-corrosion Titanium Dioxide
中国标准分类号:G75
国际标准分类号:87.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在THBTL 001-2022《防腐二氧化钛》标准中,与旧版相比,有一项重要的变化是关于二氧化钛纯度检测方法的规定。新标准中明确指出,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来测定二氧化钛中的杂质含量。
这一改变的意义在于提高了检测的准确性和重复性。传统的化学分析方法虽然也能有效检测二氧化钛中的杂质,但存在操作复杂、耗时较长的问题。而ICP-AES技术能够快速、精确地同时测定多种元素的含量,这对于确保防腐二氧化钛的质量稳定性至关重要。
例如,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当需要验证某批次防腐二氧化钛是否符合标准要求时,可以按照以下步骤使用ICP-AES进行检测:
1. 样品准备:取适量样品,研磨至细粉状态,并通过筛分确保粒径均匀。
2. 消解处理:将样品加入适当的酸介质中,加热消解直至完全溶解。
3. 校准曲线建立:利用已知浓度的标准溶液,配制一系列不同浓度的工作溶液,记录其光谱强度,绘制校准曲线。
4. 样品测量:将处理好的样品溶液导入ICP-AES仪器中,获取各元素的光谱数据。
5. 数据处理:根据校准曲线计算出样品中各杂质元素的实际浓度值。
6. 结果判定:对比新标准规定的限值要求,判断该批次产品是否合格。
通过这种方式,企业不仅能够更高效地完成质量控制工作,还能够在生产过程中及时发现并解决潜在问题,从而保障最终产品的性能和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