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荧光级氧化钇中酸溶性二氧化硅量的测定方法,采用钼蓝分光光度法。本文件适用于荧光级氧化钇材料中酸溶性二氧化硅含量的定量分析。
Title:Determination of Acid-Soluble Silica in Yttrium Oxide Fluorescent Grade - Molybdenum Blue Spectrophotometric Method
中国标准分类号:J72
国际标准分类号:71.06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以下是关于“GB 8762.3-1988 荧光级氧化钇中酸溶性二氧化硅量测定 钼蓝分光光度法”的常见问题及其详细解答。
回答: GB 8762.3-1988是中国国家标准,规定了用钼蓝分光光度法测定荧光级氧化钇中酸溶性二氧化硅含量的具体方法。该标准适用于检测荧光级氧化钇材料中的二氧化硅杂质含量,是产品质量控制的重要依据。
回答: 钼蓝分光光度法的核心原理是利用二氧化硅与钼酸铵在酸性条件下反应生成硅钼杂多酸,随后被还原剂(如抗坏血酸)还原为蓝色的钼蓝络合物。通过测量溶液在特定波长(通常为660 nm)下的吸光度,可以定量分析二氧化硅的含量。
回答: 样品溶液的制备步骤如下:
回答: 为减少误差,应注意以下几点:
回答: 根据朗伯-比尔定律,通过测量样品溶液的吸光度并与标准曲线对比,可计算出二氧化硅的含量。公式如下:\\[ C = \\frac{A}{k} \\]其中,\\(C\\)为样品中二氧化硅的浓度,\\(A\\)为吸光度,\\(k\\)为标准曲线的斜率。
回答: 钼蓝分光光度法具有灵敏度高、操作简便、成本较低等优点,适合用于荧光级氧化钇中二氧化硅含量的测定。此外,该方法的检测限较低,能够满足行业对高纯材料的质量要求。
回答: 若实验结果超出允许范围,应检查以下环节:
回答: 该方法主要针对荧光级氧化钇设计,但理论上也可用于其他含二氧化硅材料的检测。不过,需根据具体材料调整实验条件,并验证方法适用性。
回答: 各种试剂应按说明书要求储存,具体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