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智能网联汽车在匝道场景下交通和谐性的测试条件、测试方法和评价指标。本文件适用于智能网联汽车在高速公路或城市快速路匝道场景下的交通和谐性测试与评价。
Title:Test and Evaluation Method for Traffic Harmony of Connected and Autonomous Vehicles in Ramp Scenarios
中国标准分类号:
国际标准分类号: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智能网联汽车匝道场景交通和谐性测试与评价方法的标准TSHJX 047-2022中,有一条重要的更新内容是关于“动态场景下的交通流预测精度”的评估方法。这一条文在新旧版本中的变化尤为显著,从单一的静态数据分析转变为结合动态数据和算法模型的综合评估。
在旧版标准中,对于匝道场景下交通和谐性的评价主要依赖于固定时间段内的平均车速、车辆密度等静态指标,这些指标虽然能够反映一段时间内的整体交通状况,但无法及时捕捉到突发情况下的交通变化趋势。而新版标准则引入了基于历史数据训练的机器学习模型来预测未来一定时间范围内的交通流量变化,并将实际观测结果与预测值进行对比分析,以此来衡量系统对动态交通环境的适应能力和预测准确性。
例如,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首先需要收集该路段的历史交通流量数据,包括但不限于每日不同时间段内的进出匝道车辆数、车道占用率等信息。然后利用这些数据构建适合本路段特性的预测模型,常见的模型有ARIMA(自回归积分滑动平均模型)、LSTM(长短期记忆网络)等。接着,在模型训练完成后,将其应用于实时监测的数据流中,生成未来15分钟至30分钟内的交通流量预测曲线。
最后,通过比较预测曲线与实际发生的交通流量数据之间的差异,计算出误差率,并根据误差率大小判断系统的预测性能是否达到预期目标。如果误差率过高,则可能意味着当前使用的模型参数设置不当或者缺乏足够的历史数据支持,这时就需要调整模型结构或增加更多样化的训练样本。
这种由静态向动态转变的过程不仅提高了测试评价体系的技术含量,也为后续进一步优化智能网联汽车在复杂交通环境中表现提供了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