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出口猪鬃的检验方法,包括取样、分级、测定和结果判定等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出口猪鬃的质量检验与评定。
Title:Inspection Method for Export Hog Bristles
中国标准分类号:X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7.1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GB 8215-1987 是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制定的一项关于出口猪鬃检验方法的标准。这项标准自1987年发布以来,在我国畜产品出口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它不仅规范了猪鬃产品的质量检测流程,还为国际贸易中的质量纠纷提供了技术依据。本文将深入探讨这一标准的核心内容及其重要性。
GB 8215-1987 主要涵盖了猪鬃的物理和化学特性检测方法,包括长度、直径、色泽、含水量等指标。这些指标直接影响猪鬃的用途和市场价值。例如,猪鬃的长度决定了其是否适合用于制作刷具或工业清洁工具;而含水量则关系到产品的储存稳定性与运输安全性。
作为一项强制性国家标准,GB 8215-1987 的实施有效提升了我国猪鬃产品的国际市场竞争力。例如,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由于缺乏统一的质量检测标准,我国出口的猪鬃产品经常因质量问题被国外买家拒收。随着该标准的推行,我国猪鬃出口量逐年增长,成为全球最大的猪鬃供应国之一。
此外,标准的执行也推动了国内相关产业的技术进步。例如,一些企业开始研发自动化检测设备,以提高检测效率和准确性。据统计,采用自动化检测后,检测时间缩短了40%,显著降低了生产成本。
以某大型出口企业为例,该公司每年向欧美市场出口约1000吨猪鬃产品。在引入GB 8215-1987 标准之前,由于检测不规范,曾多次因产品质量问题导致退货。2005年起,公司严格按照标准执行检测流程,不仅避免了经济损失,还赢得了客户的长期信任。如今,该公司的市场份额已占全球的15%以上。
综上所述,GB 8215-1987 不仅是一项技术规范,更是推动行业发展的重要工具。未来,随着国际市场对产品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该标准仍需不断更新和完善,以适应新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