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氯化聚乙烯生产过程中的安全技术要求、操作规程、设备管理、应急措施及环境保护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氯化聚乙烯的生产企业及相关单位的安全管理与技术实施。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Safe Production of Chlorinated Polyethylene
中国标准分类号:G72
国际标准分类号:13.10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氯化聚乙烯作为一种重要的化工材料,在生产过程中涉及诸多安全风险。在TSDLJ 002-2022《氯化聚乙烯安全生产技术规范》中,有一项关键变化值得深入探讨——即关于“反应釜温度监控”的要求。
相较于旧版标准,新版更加细化了对反应釜温度实时监测的具体措施。老版标准仅笼统要求企业需具备基本的温度监控设备,但并未明确规定监控频率与报警阈值。而新版则明确提出:反应釜内温度应每5分钟记录一次,并设置上下限报警装置,当温度超出设定范围时须立即停止进料并启动应急预案。
这一改变直接提升了企业在异常工况下的响应速度。例如某企业曾因未及时发现反应釜温度骤升导致局部过热,最终引发物料分解爆炸事故。按照新版标准,通过增设高精度传感器和自动化控制系统,可以有效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应用此条文时,企业需从硬件设施和技术管理两方面入手。首先确保所有反应釜配备符合要求的温控系统,包括但不限于双路供电、独立电源及冗余设计;其次建立完善的巡检制度,定期校验仪表准确度,同时培训操作人员掌握应急处置流程。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将该条款转化为实际的安全保障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