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金针菇工厂化生产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生产工艺流程、培养基配方与制作、接种与发菌管理、出菇管理、采收、包装、贮存与运输等要求。本文件适用于金针菇的工厂化生产。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Factory-based Production of Enoki Mushroom
中国标准分类号:B 3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TZSJX 1101-2019金针菇工厂化生产技术规程》相较于旧版标准,在多个方面进行了优化和更新。今天我将聚焦于其中一项重要的改动——关于“栽培环境温湿度控制”的变化,为大家详细解读其应用方法。
在旧版标准中,对于金针菇栽培过程中温湿度的要求较为笼统,仅规定了大致范围,缺乏具体的操作指导。而在新版标准中,这一部分得到了显著加强,明确了不同生长阶段的具体温湿度参数,并提供了相应的调控措施。
例如,在菌丝体生长阶段,新版标准要求温度应维持在20℃至25℃之间,相对湿度保持在85%-90%。当进入子实体分化期时,则需将温度降至13℃至16℃,同时增加空气流通以降低湿度至75%-80%。这样的调整旨在更好地模拟自然条件下金针菇的生长环境,从而提高产量与品质。
为了实现上述条件,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法:
1. 温度调节:使用空调系统或加热设备来精确控制室内温度。特别是在冬季或者寒冷地区,可能需要额外的保温措施如加厚墙体、安装双层玻璃窗等。
2. 湿度管理:通过喷雾装置定期向空气中喷洒水汽来提升湿度;而对于降低湿度,则可以通过加强通风换气来达到目的。
3. 监测与反馈机制:安装温湿度传感器并连接到自动化控制系统上,一旦检测到偏离设定值的情况立即启动相应措施进行纠正。
4. 光照管理:适当增加光照强度也有助于调节温室内的微气候状况,特别是在寒冷季节里,合理的光照安排能够有效提升室温。
综上所述,《TZSJX 1101-2019》通过对栽培环境温湿度更加精细化的规定,为金针菇工厂化生产提供了更为科学有效的技术支持。希望各位从业者能充分利用这些新知识,不断改进自己的生产流程,争取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