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用氯化亚锡-氯化汞-重铬酸钾容量法测定铁矿石中全铁量的方法。本文件适用于铁矿石及其相关产品中全铁量的测定。
Title:Chemical analysis method of iron ore - Tin(II) chloride-mercuric chloride-potassium dichromate volumetric method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total iron content
中国标准分类号:H21
国际标准分类号:73.06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以下是关于此标准的一些常见问题及其解答。
GB 6730.4-1986 是中国国家标准,规定了使用氯化亚锡-氯化汞-重铬酸钾容量法测定铁矿石中全铁含量的方法。这种方法适用于各种类型的铁矿石,包括天然矿石和选矿产品。
该方法的核心原理是利用重铬酸钾作为氧化剂,在酸性条件下将铁离子(Fe²⁺)氧化为高铁离子(Fe³⁺)。随后,通过加入过量的氯化亚锡还原部分高铁离子(Fe³⁺),剩余的高铁离子再用重铬酸钾滴定至终点,从而计算出全铁含量。
氯化汞的作用是抑制氯化亚锡的分解,防止其在反应过程中提前被氧化,从而提高测定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滴定终点通常通过颜色变化来判断。当溶液由黄色转变为浅绿色时,表示滴定到达终点。这一过程可以通过肉眼观察或使用适当的指示剂辅助完成。
样品制备时需确保样品充分研磨并均匀混合,以避免因颗粒大小不均导致的测定偏差。此外,样品应避免接触水分或其他杂质。
该方法适用于各类铁矿石,包括天然矿石、烧结矿、球团矿等。对于含有其他干扰元素的矿石,需进行预处理以减少干扰。
是的,除了GB 6730.4-1986外,还有其他方法可用于测定铁矿石中的全铁含量,例如EDTA滴定法或分光光度法。但这些方法各有优缺点,具体选择需根据实际情况决定。
实验室可通过使用标准参考物质(SRM)对方法进行验证。通过与已知值对比,评估方法的准确性和精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