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表面活性剂的基本术语和定义。本文件适用于表面活性剂的研究、生产、应用及贸易领域。
Title:Surface Active Agent - Terminology
中国标准分类号:G11
国际标准分类号:71.100.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GB 5327-1985 是中国国家标准,用于规范表面活性剂相关的专业术语。以下是与该标准相关的常见问题及其解答。
GB 5327-1985 主要规定了表面活性剂领域中常用的术语定义,包括化学结构、物理性质、功能特性以及相关测试方法等。这些术语为行业内的交流和研究提供了统一的标准。
表面活性剂是指一类能够显著降低液体表面张力的化合物。它们通常具有亲水基团和疏水基团,能够在界面上定向排列,从而表现出多种独特的性能,如乳化、分散、润湿和起泡等。
HLB值(Hydrophile-Lipophile Balance,亲水亲油平衡值)是衡量表面活性剂分子中亲水性和疏水性相对比例的指标。不同HLB值的表面活性剂适用于不同的应用场景,例如乳化、增溶或发泡。
表面活性剂通过其分子结构中的亲水基团和疏水基团,在油水界面形成稳定的薄膜,将不相容的油和水包裹在一起,从而实现乳化效果。
临界胶束浓度(Critical Micelle Concentration, CMC)是指表面活性剂在溶液中开始形成胶束的最低浓度。在这个浓度以上,表面活性剂分子会自发聚集形成胶束,从而显著改变溶液的物理化学性质。
可以通过测量该物质的表面张力变化来判断。如果某种物质能够显著降低液体的表面张力,则可以初步认定其具有表面活性剂的特性。
虽然GB 5327-1985 是较早的标准,但它仍然是行业内的重要参考文件之一。然而,随着技术的发展,部分术语可能需要结合最新标准(如GB/T 13733系列)进行更新和完善。
某些表面活性剂可能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尤其是不易生物降解的类型。因此,在选择和使用表面活性剂时,应优先考虑环保型产品,并遵循相关法规和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