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铜冶炼厂(密闭鼓风炉型)的卫生防护距离要求及其确定方法。本文件适用于采用密闭鼓风炉型工艺的铜冶炼厂卫生防护距离的设计和管理。
Title:Hygiene Protection Distance Standard for Copper Smelting Plants (Sealed Blast Furnace Type)
中国标准分类号:Z60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GB 11657-1989 是中国针对铜冶炼厂(密闭鼓风炉型)制定的一项重要卫生防护距离标准。这一标准旨在保护周边居民和环境免受铜冶炼过程中产生的有害物质的影响。通过设定合理的卫生防护距离,该标准为工厂选址、布局以及环境保护提供了科学依据。
卫生防护距离是指从污染源边界到居住区、医院、学校等敏感区域的最小安全距离。对于铜冶炼厂而言,由于其生产过程涉及高温熔炼、化学反应等环节,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硫、重金属颗粒物等污染物。这些污染物不仅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威胁,还会对生态环境产生长期影响。因此,合理划定卫生防护距离是保障公众健康和生态安全的重要措施。
根据GB 11657-1989的规定,铜冶炼厂的卫生防护距离应根据工厂规模、生产工艺以及污染物排放量等因素确定。例如,对于年生产能力超过10万吨的大型铜冶炼厂,其卫生防护距离通常不得少于300米;而对于小型工厂,则可能需要至少200米的距离。
以某大型铜冶炼厂为例,该厂位于城市边缘地带,年产量达到20万吨。按照GB 11657-1989的要求,其卫生防护距离被设定为400米。然而,在实际运行中,该厂发现周边居民区逐渐靠近,部分区域已不足300米。为此,当地政府联合企业采取了一系列改进措施,包括优化生产工艺、增加废气处理设施以及搬迁部分居民区。
通过这些努力,该厂不仅满足了卫生防护距离的要求,还显著改善了周边环境质量,赢得了社会广泛认可。
GB 11657-1989标准体现了中国政府对环境保护和公众健康的高度重视。通过科学规划卫生防护距离,该标准有效减少了铜冶炼行业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负面影响。未来,随着技术进步和政策完善,相信这一标准将进一步推动铜冶炼行业的绿色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