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烧结厂与居住区之间所需设置的卫生防护距离标准及其计算方法。本文件适用于新建、改建和扩建的烧结厂选址及周围居民区规划。
Title:Hygienic Protection Distance Standard for Sintering Plants
中国标准分类号:Z60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40.3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以下是关于GB 11662-1989《烧结厂卫生防护距离标准》的一些常见问题及其详细解答。
GB 11662-1989 是中国的一项国家标准,全称是《烧结厂卫生防护距离标准》。该标准规定了烧结厂周边需要设置的卫生防护距离,以保护周围居民区和其他敏感区域免受烧结过程中产生的有害物质的影响。
卫生防护距离是指在无风条件下,从污染源边界到居住区或其他敏感区域边界的最小距离。这一距离的设计目的是为了减少有害气体、粉尘等污染物对周围环境和人群健康的潜在影响。
烧结厂在生产过程中会排放大量的有害物质,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等。这些污染物可能对附近居民的健康造成威胁,因此需要通过科学设定卫生防护距离来降低风险。
如果居民区已经建在卫生防护距离内,企业应采取有效措施减少污染物排放,例如改进生产工艺、增加环保设施等。同时,政府可能会考虑搬迁居民或调整规划。
“无风条件”是指在计算卫生防护距离时假设没有风速的情况下进行的理论计算。实际应用中,还需结合当地的气象条件和地形特点进行综合评估。
GB 11662-1989主要适用于钢铁行业中的烧结工艺。对于其他行业的类似设施,可能需要参考其他相关标准或自行制定具体要求。
目前尚未有明确的官方文件表明GB 11662-1989已被废止或替代。但在实际应用中,建议参考最新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
居民可以通过当地政府环保部门查询相关信息,或者关注当地环保政策公告。如有疑问,可以直接向相关部门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