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职业性急性拟除虫菊酯中毒的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本文件适用于职业活动中因接触拟除虫菊酯类化合物而发生急性中毒的诊断与处理。
Title:Diagnostic Criteria and Management Principles for Acute Occupational Pyrethroid Poisoning
中国标准分类号:C46
国际标准分类号:13.10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什么是职业性急性拟除虫菊酯中毒?
职业性急性拟除虫菊酯中毒是指在职业活动中,由于接触高浓度的拟除虫菊酯类化合物(如溴氰菊酯、氯氰菊酯等),短时间内引发的一系列毒性反应。这类化合物广泛应用于农业杀虫剂,其毒性主要表现为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增高。
拟除虫菊酯中毒的主要症状有哪些?
如何进行职业性急性拟除虫菊酯中毒的诊断?
根据GB 11510-1989标准,诊断需结合以下几点:
拟除虫菊酯中毒的处理原则是什么?
处理原则包括:
为什么需要制定GB 11510-1989标准?
制定该标准是为了规范职业性急性拟除虫菊酯中毒的诊断和处理流程,保护劳动者健康,减少因误诊或延误治疗导致的严重后果。同时,该标准为相关医疗机构和企业提供了统一的操作指南。
拟除虫菊酯中毒是否可以完全预防?
虽然无法完全避免接触,但可以通过以下措施降低风险:
拟除虫菊酯中毒与普通食物中毒有何区别?
拟除虫菊酯中毒是由于职业性接触引起的,而普通食物中毒通常由误食受污染的食物引起。两者病因不同,症状可能相似,但拟除虫菊酯中毒更常表现为神经系统异常。
如果怀疑自己中毒,应该怎么做?
拟除虫菊酯中毒后是否会有后遗症?
轻度中毒一般不会留下明显后遗症,但重度中毒可能导致长期神经功能障碍,如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等。因此,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至关重要。
如何判断是否达到职业病诊断标准?
根据GB 11510-1989标准,职业病诊断需满足以下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