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地下建筑火灾扑救的组织指挥、力量调派、侦察与评估、灭火行动、安全防护及后续处置等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公安消防部队开展地下建筑火灾扑救行动。
Title:Guidelines for Firefighting Operations in Underground Structures
中国标准分类号:A90
国际标准分类号:13.220.5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GAT 1190-2014 地下建筑火灾扑救行动指南是中国公安部消防局制定的一项重要标准,旨在为消防人员提供科学、系统的指导,以应对地下建筑火灾这一高风险场景。地下建筑因其封闭性、复杂性和烟气扩散特性,成为消防救援中的难点之一。本指南从战术部署、装备应用到人员安全等方面提供了详细的规范和建议。
首先,地下建筑火灾的特点是制定该指南的重要依据。地下建筑通常具有通风不良、温度迅速升高等特点,导致火势蔓延快、烟雾浓密。例如,在北京某地铁站火灾中,由于初期未能及时控制火情,导致大量浓烟扩散至车站内部,造成多人被困。因此,指南特别强调了“快速侦察”与“分区控制”的原则,要求消防员在进入现场前充分了解建筑结构和火场状况。
其次,装备的应用也是指南的核心内容之一。地下建筑火灾对消防装备提出了更高要求,如长续航时间的呼吸器、大功率排烟机以及耐高温防护服等。在某大型地下商场火灾中,消防员因未配备足够的排烟设备,导致浓烟长时间滞留,增加了救援难度。因此,指南明确指出,消防队伍应根据任务需求合理配置装备,并定期开展实战演练。
此外,人员安全是扑救行动中的重中之重。指南要求指挥官密切关注队员的身体状态和心理压力,确保每名消防员都能在安全条件下执行任务。同时,指南还提出建立完善的通信系统,以便实时掌握火场动态并及时调整战术。在一次隧道火灾救援中,由于通信不畅,导致部分消防员误入危险区域,造成了不必要的伤亡。这再次提醒我们,通信保障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综上所述,GAT 1190-2014 地下建筑火灾扑救行动指南不仅是一份技术文件,更是一种科学思维的体现。它通过对火灾特点的分析、装备的应用以及人员安全的保障,为消防救援工作提供了全面指导。未来,随着城市地下空间开发的不断推进,这一指南的价值将进一步显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