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查标准
  • 下载
  • 专题
  • 标签
  • 首页
  • 标准
  • 医疗
  • TCSBM 0026-2022 生物活性玻璃体外矿化测试方法

    TCSBM 0026-2022 生物活性玻璃体外矿化测试方法
    生物活性玻璃体外矿化测试方法医疗材料评价标准
    17 浏览2025-06-02 更新pdf0.32MB 未评分
    加入收藏
    立即下载
  • 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生物活性玻璃体外矿化性能的测试方法,包括试样的制备、试验条件、矿化评估指标及结果分析。本文件适用于生物活性玻璃材料的研究、开发和质量控制。
    Title:Test Method for In Vitro Mineralization of Bioactive Glass
    中国标准分类号:Y41
    国际标准分类号:11.040

  • 封面预览

    TCSBM 0026-2022 生物活性玻璃体外矿化测试方法
  • 拓展解读

    在TCSBM 0026-2022《生物活性玻璃体外矿化测试方法》中,有一项重要的更新是关于矿化时间的设定。相较于旧版标准,新版对矿化时间的具体要求进行了更为精确的规定。

    在旧版标准中,对于矿化时间的描述较为宽泛,通常建议在模拟体液(SBF)中浸泡7天到30天不等,这给实验者带来了较大的主观判断空间,可能导致不同实验室间的结果难以直接对比。而在新版标准中,明确规定了矿化时间为14天,并且在此期间需要定期更换SBF溶液,以确保测试环境的一致性和可靠性。

    这一变化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数据的可重复性和准确性。通过固定矿化时间为14天,可以减少因时间跨度不同而导致的数据波动,从而使得各研究机构之间的试验结果更具比较价值。同时,定期更换SBF溶液也有助于保持溶液成分稳定,避免由于离子浓度变化影响测试效果。

    应用这种方法时,首先应准备适量的SBF溶液,并将其调节至适宜的pH值和温度条件。然后将待测样品置于SBF中,在恒温条件下静置14天,期间每隔一定周期(如每两天)更换一次新鲜的SBF溶液。最后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样品表面形成的羟基磷灰石(HA)层厚度及分布情况,以此来评估生物活性玻璃的体外矿化能力。

    这种改进不仅增强了标准的操作指导性,还促进了国际间相关科研工作的交流与合作。对于从事生物材料研究的专业人士来说,理解和正确执行这些细节至关重要,它直接影响着实验结论的真实性和科学性。

  • 下载说明

    预览图若存在模糊、缺失、乱码、空白等现象,仅为图片呈现问题,不影响文档的下载及阅读体验。

    当文档总页数显著少于常规篇幅时,建议审慎下载。

    资源简介仅为单方陈述,其信息维度可能存在局限,供参考时需结合实际情况综合研判。

    如遇下载中断、文件损坏或链接失效,可提交错误报告,客服将予以及时处理。

  • 相关资源
    下一篇 TCITSA 22-2022 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行车调度指挥系统技术规范
    无相关信息
资源简介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下载说明
相关资源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2024-2025 WenDangJia.com 浙ICP备20241376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