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光伏组件产品碳足迹评价的原则、要求、方法和报告内容。本文件适用于晶体硅光伏组件和薄膜光伏组件产品碳足迹的计算与评价。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Carbon Footprint Assessment of Photovoltaic Modules
中国标准分类号:N10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20.1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TZJSEIA 007-2024《产品碳足迹评价技术规范 光伏组件》相较于旧版标准,在光伏组件碳足迹评价的细节上进行了更为严谨和科学的修订。本文将聚焦于新版标准中新增的一项重要内容——“生命周期阶段划分的细化”,并结合实际应用进行详细解读。
在旧版标准中,光伏组件的生命周期阶段划分较为笼统,仅分为原材料获取、生产制造、使用阶段和废弃处理四个主要阶段。然而,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对碳足迹评估精度要求的提高,新版标准对这些阶段进行了更加细致的划分。具体来说,新增了“运输与物流”以及“安装与调试”两个子阶段,并对每个阶段的具体内容和数据收集方式提出了更明确的要求。
例如,在“运输与物流”阶段,新版标准不仅要求记录从原料运输到成品交付全过程的能耗和排放情况,还特别强调了不同运输方式(如公路、铁路、海运等)对碳足迹的影响。这使得企业在进行碳足迹评价时能够更加精准地识别关键环节,从而采取针对性措施减少碳排放。
再比如,“安装与调试”阶段的引入,让企业首次需要关注光伏组件安装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直接排放源,如焊接作业中的能源消耗等。这一变化促使企业不仅要考虑产品的性能指标,还要综合考量整个供应链及使用过程中的环境影响。
通过这样的细化,新版标准为企业提供了更加全面且准确的碳足迹评估框架。对于光伏组件生产企业而言,这意味着他们需要更新现有的数据管理系统,确保涵盖所有新增阶段的相关信息;而对于第三方认证机构,则需调整审核流程,以符合新的技术规范。
总之,TZJSEIA 007-2024通过对生命周期阶段的进一步细化,为推动光伏行业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企业应积极适应这一变化,通过优化管理流程和技术手段,不断提升自身的绿色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