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杨梅设施栽培的术语和定义、园地选择与规划、苗木培育、栽植技术、设施管理、病虫害防治及采收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浙江省范围内杨梅的设施栽培生产。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Sheltered Cultivation of Waxberry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杨梅设施栽培技术规范》(TZNZ 130-2022)相较于旧版标准,在诸多细节上进行了优化和调整。其中,关于“设施环境调控”的部分改动尤为显著。本文将聚焦于这一变化,特别是关于“温湿度调控”在实际应用中的具体操作方法。
在新版标准中,“温湿度调控”不再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而是增加了更为具体的实施措施。例如,明确了在杨梅开花期,日间温度应保持在20℃至25℃之间,夜间则需维持在15℃至18℃范围内;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60%到70%为宜。这样的设定不仅考虑到了杨梅生长的最佳条件,还结合了设施农业的技术可行性。
那么,如何有效实现这些温湿度指标呢?首先,需要安装一套完善的自动控制系统,包括温湿度传感器、控制器以及执行机构如加湿器、换气扇等设备。通过传感器实时监测环境参数,并由控制器根据预设值自动调节相关设备的工作状态。此外,在日常管理中,还需注意以下几点:一是定期检查设备运行状况,确保其正常工作;二是合理安排灌溉时间,避免因浇水导致湿度过高;三是加强通风换气,尤其是在雨季或高温季节,以防止病害发生。
通过以上措施,可以更好地满足杨梅设施栽培的需求,提高产量和品质,同时降低生产成本,增强市场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