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与智能电子设备有关的变电站内通信配置描述语言的要求、结构和应用方法。本文件适用于电力企业中基于IEC 61850标准的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设计、开发和实施。
Title:Communication networks and systems in substations - Part 6: Configuration description language for communication related to intelligent electronic devices
中国标准分类号:F27
国际标准分类号:31.06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以下是关于《DLT 860.6-2012 电力企业自动化通信网络和系统 第6部分:与智能电子设备有关的变电站内通信配置描述语言》的常见问题解答。
问题描述: DLT 860.6-2012 标准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详细回答: DLT 860.6-2012 是中国国家电网公司制定的一项标准,旨在规范变电站内的通信配置描述语言。该标准主要定义了如何通过面向对象的数据建模和抽象通信服务接口(ACSI),实现智能电子设备(IED)之间的高效通信。其核心目标是提高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互操作性和可靠性。
问题描述: 标准中提到的通信配置描述语言具体指什么?
详细回答: 标准中提到的通信配置描述语言是一种基于 XML 的标准化语言,用于描述变电站内 IED 的配置信息。这种语言允许用户以结构化的方式定义 IED 的功能、数据模型和服务接口,从而实现不同厂商设备之间的无缝集成。
问题描述: 智能电子设备之间如何通过该标准实现互操作?
详细回答: 标准通过定义统一的数据模型和通信协议,使不同厂商的 IED 能够共享数据并协同工作。例如,通过 ACSI 提供的服务接口,IED 可以实现数据订阅、发布和控制等功能,而无需依赖特定的硬件或软件平台。
问题描述: DLT 860.6-2012 是否适用于所有类型的变电站?
详细回答: 是的,该标准适用于各种类型的变电站,包括输电、配电和变电等场景。它为不同规模和复杂度的变电站提供了灵活的解决方案,确保在不同应用场景下都能实现高效的通信和自动化管理。
问题描述: DLT 860.6-2012 与国际标准 IEC 61850 有何联系?
详细回答: DLT 860.6-2012 是基于 IEC 61850 标准制定的中国国家标准。IEC 61850 是全球公认的变电站自动化通信标准,而 DLT 860.6-2012 则结合了中国的实际情况进行了本地化调整,使其更符合国内电力企业的实际需求。
问题描述: 如何确认某个设备是否符合 DLT 860.6-2012 标准?
详细回答: 设备制造商需要提供符合标准的配置文件(如 SCD 文件),并通过专业的测试工具进行验证。此外,设备还应通过相关认证机构的测试,确保其通信功能满足标准要求。
问题描述: 实施 DLT 860.6-2012 标准时可能会遇到哪些问题?
详细回答: 潜在挑战包括设备兼容性问题、现有系统的改造成本、人员培训需求以及技术更新速度等。因此,在实施过程中需要充分评估这些因素,并制定详细的实施方案。
问题描述: DLT 860.6-2012 是否支持未来的功能扩展?
详细回答: 是的,标准的设计具有良好的扩展性,能够适应未来新技术的发展。通过引入新的数据模型和服务接口,可以轻松地将新功能集成到现有的系统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