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配电自动化系统的功能要求、系统结构及主要设备的功能规范。本文件适用于35kV及以下电压等级的配电自动化系统的设计、建设与运行管理。
Title:Functional Specifications for Distribution Automation System
中国标准分类号:F20
国际标准分类号:29.2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在配电自动化系统的实际应用中,灵活执行、优化流程和降低成本是提升整体效率的关键。以下是根据DLT 814-2002标准提出的10项弹性方案。
通过模块化设计,用户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选择所需的功能模块,避免不必要的功能冗余,从而降低系统成本。
引入分级权限管理机制,允许不同级别的操作员访问不同的功能模块,提高系统的安全性并减少误操作风险。
根据实时负荷情况,动态调整数据采集频率,在保证数据完整性的前提下减少通信负担,节约运行成本。
支持多种通信协议的兼容性设计,便于与现有设备无缝对接,减少改造成本,并为未来扩展提供便利。
允许用户根据具体场景自定义告警阈值,避免频繁误报,提高运维效率。
采用分布式部署架构,将部分功能分散到边缘节点实现,减轻主站压力,缩短响应时间。
提供灵活的报表生成工具,支持用户自定义报表模板,满足多样化数据分析需求。
支持远程升级和维护功能,减少现场服务次数,降低运营成本。
扩展对多种能源接入的支持能力,如光伏、风能等,增强系统的适应性和经济性。
集成能耗优化算法,帮助用户识别高耗能环节并提出改进措施,实现节能减排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