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配电自动化系统的总体要求、功能要求、性能要求、接口要求及试验方法。本文件适用于交流10kV配电网的配电自动化系统的设计、建设与运行维护。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Distribution Automation System
中国标准分类号:F23
国际标准分类号:29.2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LT 814-2013 是配电自动化领域的重要标准,以下是关于该标准的常见问题及其解答。
DLT 814-2013 主要适用于城市配电网的自动化系统设计、建设、运行和维护。其目的是提高配电网的供电可靠性和运行效率,规范配电自动化系统的功能和技术要求。
根据 DLT 814-2013,配电自动化系统通常分为三层:主站层、子站层 和 终端设备层。主站负责集中管理和分析数据;子站作为中间层,用于协调主站与终端设备;终端设备直接连接到配电设备,完成数据采集和控制任务。
DLT 814-2013 强调配电自动化系统的安全性,包括数据加密、访问控制、身份认证等措施,以防止非法入侵和数据泄露。此外,系统需具备容灾能力,确保在异常情况下仍能正常运行。
通过馈线自动化(FA)功能,系统能够实时监测线路状态,在发生故障时自动隔离故障区域并恢复非故障区域的供电。这一过程通常依赖于智能终端设备和通信网络的协同工作。
标准要求配电自动化系统具备良好的扩展性,能够适应未来新增设备和功能的需求。例如,支持分布式电源接入、电动汽车充电设施管理等功能的扩展。
DLT 814-2013 提出配电自动化系统应作为智能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标准化接口与更高层级的调度中心、能源管理系统等进行数据交互,共同实现电网的整体优化。
评估指标包括但不限于:供电可靠性、故障恢复时间、数据传输延迟、系统可用率 等。这些指标可以通过定期测试和实际运行数据分析得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