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水电水利工程中混凝土防渗墙施工的技术要求、施工工艺、质量控制及验收标准。本文件适用于水电水利工程中混凝土防渗墙的施工与验收。
Title:Code for Construction of Concrete Cutoff Wall in Hydropower and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s
中国标准分类号:P55
国际标准分类号:93.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LT 5199-2019《水电水利工程混凝土防渗墙施工规范》是中国水利水电工程领域的重要技术标准之一。该规范旨在指导和规范混凝土防渗墙的施工过程,确保工程质量、安全性和耐久性,为大型水电水利工程提供可靠的技术保障。
混凝土防渗墙是一种用于防止水渗透的地下结构,广泛应用于水库、大坝及引水隧道等工程中。其核心作用是提高工程的抗渗性能,减少渗漏风险,从而保护生态环境和工程安全。DLT 5199-2019对施工工艺、材料选择、质量控制等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成为行业发展的基石。
规范中详细规定了混凝土防渗墙的施工流程,包括槽孔开挖、泥浆护壁、混凝土浇筑等环节。其中,泥浆护壁技术尤为关键,它能够有效防止槽孔坍塌,确保施工顺利进行。此外,规范还强调了施工中的温度控制和振捣工艺,以保证混凝土的密实度和均匀性。
材料的选择直接影响防渗墙的性能。DLT 5199-2019要求选用高性能水泥、优质骨料和高效减水剂,确保混凝土具有良好的抗渗性和强度。同时,规范对原材料的质量检测提出了严格要求,包括水泥的安定性测试、骨料的颗粒级配分析等。
例如,在三峡大坝的建设中,混凝土防渗墙采用了DLT 5199-2019规范中的材料标准,成功实现了零渗漏的目标。这一成果不仅体现了规范的实际应用价值,也展示了中国在大型水利工程领域的技术实力。
DLT 5199-2019的应用不仅限于国内,还在国际上产生了深远影响。以尼泊尔的塔纳湖大坝为例,该工程采用了中国的混凝土防渗墙技术,显著提升了大坝的防洪能力。数据显示,该防渗墙建成后,年均渗水量减少了80%,极大改善了当地的水资源利用效率。
综上所述,DLT 5199-2019《水电水利工程混凝土防渗墙施工规范》不仅是技术层面的指导文件,更是推动行业发展的重要力量。通过规范化的施工流程和严格的质量控制,该标准为全球范围内的水利工程建设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