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从DLT 698.45到DLT 860的数据模型映射方法、技术要求及实现规则。本文件适用于电力系统中基于DLT 698.45与DLT 860标准的设备间数据交互和信息共享场景。
Title:Specification for Data Model Mapping from DLT 698.45 to DLT 860
中国标准分类号:F13
国际标准分类号:27.10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随着电力系统智能化和数字化的发展,数据模型的标准化成为确保信息互通性和系统互操作性的关键。DLT 1914-2018、DLT 698.45以及DLT 860是电力行业中的重要标准,它们分别涉及智能电网的数据交换、通信协议以及设备建模。本文将深入探讨这些标准之间的数据模型映射规范,并分析其在实际应用中的价值。
DLT 1914-2018是中国国家电网公司制定的一项标准,旨在规范智能电网中各类数据的交换格式。该标准通过定义统一的数据模型,实现了不同设备和系统之间的无缝通信。DLT 1914-2018的核心在于其对数据结构的严格定义,包括数据类型、数据编码方式以及传输规则。
DLT 698.45是针对低压电力用户集中抄表系统的通信协议,而DLT 860则是基于IEC 61850的变电站自动化系统通信标准。两者虽然应用场景不同,但都依赖于高效的数据模型来实现功能。DLT 698.45侧重于低功耗、低成本的通信需求,而DLT 860则强调高可靠性与实时性。
在进行数据模型映射时,面临的主要挑战包括数据类型的兼容性、数据量的适配以及安全性保障。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研究团队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
通过上述措施,可以有效克服技术障碍,推动DLT 1914-2018与DLT 698.45至DLT 860之间的深度融合。
随着物联网(IoT)和人工智能(AI)技术的普及,未来的电力系统将更加复杂且多样化。DLT 1914-2018与DLT 698.45至DLT 860的数据模型映射规范将在这一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助力构建更智能、更高效的能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