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大豆及谷物中氟磺胺草醚残留量的测定方法。本文件适用于大豆和谷物中氟磺胺草醚残留量的检测。
Title:Determination of flumetsulam residues in soybean and cereals
中国标准分类号:B32
国际标准分类号:67.05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GBT 16337-1996 是一项用于测定大豆及谷物中氟磺胺草醚残留量的标准方法。该标准在农业、食品检测以及环境监测领域具有重要意义,为确保农产品的安全性和合规性提供了技术支持。
本文将从方法原理、实验步骤、数据处理和实际应用四个方面对 GBT 16337-1996 进行详细分析,探讨其科学性和实用性。
GBT 16337-1996 的核心在于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的应用。该方法通过样品提取、净化和分离后,利用紫外检测器定量分析氟磺胺草醚的残留量。以下是具体步骤:
这种方法能够有效避免其他农药或化学物质的干扰,确保结果的准确性。
为了验证 GBT 16337-1996 的可靠性,需要严格按照以下步骤操作:
这些步骤确保了实验过程的标准化和可重复性。
数据处理是 GBT 16337-1996 的关键环节之一。通过以下方式可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数据处理的结果直接反映了方法的适用范围和局限性。
GBT 16337-1996 在实际应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例如,在农业领域,该标准被广泛用于监控农药使用情况;在食品安全领域,它帮助监管机构确保农产品符合国家标准。此外,该方法还为环境保护提供了技术支持,有助于减少环境污染。
然而,随着技术的进步,GB/T 16337-1996 也面临更新的需求。未来的研究应关注更高效的检测技术和更低的检测限,以满足日益严格的法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