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表面活性剂润湿力的测定方法,采用浸没法进行测量。本文件适用于各类表面活性剂润湿性能的评估。
Title:Surface Active Agents - Determination of Wetting Power - Immersion Method
中国标准分类号:G12
国际标准分类号:71.100.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以下是关于GB 11983-1989标准中浸没法测定表面活性剂润湿力的一些常见问题及其详细解答。
答:GB 11983-1989是中国国家标准,规定了通过浸没法测定表面活性剂润湿力的方法。该方法主要用于评估表面活性剂在特定条件下对固体表面的润湿能力。
答:浸没法的基本原理是将一定量的表面活性剂溶液以恒定速度浸入被测试的固体表面,记录其达到稳定润湿状态所需的时间。时间越短,表明表面活性剂的润湿性能越好。
答:测定润湿力的主要设备包括:
答:选择合适的表面活性剂浓度非常重要。通常需要根据实际应用需求进行预实验,一般建议从较低浓度开始逐步增加,直到达到最佳润湿效果。具体浓度范围可参考相关文献或行业经验。
答:是的,温度对测试结果有显著影响。根据GB 11983-1989标准,测试应在规定的温度范围内进行(通常为20°C ± 1°C)。如果温度偏离此范围,需进行修正或重新设定测试条件。
答:为减少误差,应注意以下几点:
答:若测试结果与预期不符,首先检查实验操作是否严格按照标准执行。其次,可以尝试调整测试参数(如浓度、温度等),或者更换不同的表面活性剂进行验证。必要时可咨询专业机构或专家。
答:该标准适用于各种工业领域中表面活性剂的润湿性能评估,例如纺织品处理、清洁剂配方、农业化学品开发等。它为产品质量控制提供了科学依据。
答:是的,国际上还有其他类似的测试方法,如ISO 1409和ASTM D723等。但这些标准可能在细节上略有差异,因此在选择时需根据具体应用场景确定。
答:润湿力测试是否合格取决于具体的行业标准或产品要求。一般来说,时间越短表示润湿性能越好。最终结果需结合实际应用需求进行综合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