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马铃薯双色地膜覆盖栽培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条件、整地施肥、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及收获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四川省内马铃薯双色地膜覆盖栽培生产。
Title:Potato Double-color Mulch Film Covered Cultivation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马铃薯双色地膜覆盖栽培技术是现代农业中一种高效种植方式,能够有效提高产量和品质。在TQHNX 32-2022《马铃薯双色地膜覆盖栽培技术规范》中,有一项重要的更新值得关注,即关于覆膜时间和播种深度的具体要求。
根据新标准的规定,在进行马铃薯双色地膜覆盖时,覆膜时间应提前至种植前15天完成,而旧版标准则允许在种植当天覆膜。这一变化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确保土壤温度的稳定提升,为马铃薯幼苗提供更适宜的生长环境。提前覆膜可以增加地温,促进根系发育,减少病害发生几率,同时也有助于保持土壤湿度,避免因骤然降温导致的种薯腐烂问题。
另外,关于播种深度,新标准建议控制在6-8厘米之间,相比旧标准中的4-10厘米范围更加精确。这样的调整有助于种子更好地接触湿润土壤层,保证出苗整齐且健壮。实际操作过程中,农户应当依据当地气候条件、土壤类型以及品种特性灵活调整具体数值,但总体原则是既要保证足够的保湿效果,又要防止过深影响出苗率。
为了更好地应用这些规定,种植者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做好前期准备工作。例如,在覆膜前要对土地进行深耕和平整处理,确保没有大的石块或杂物阻碍地膜铺设;选择合适的地膜颜色组合也很关键,通常情况下黑白相间的双色地膜既能反射阳光降低地表温度,又能吸收热量维持深层土温。此外,在播种后要注意定期检查地膜是否完好无损,并及时修补破损处以维持良好的覆盖效果。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TQHNX 32-2022相较于旧版标准,在细节上做了更为科学合理的优化,这对于推广该技术具有重要意义。农户在实践中应充分理解并遵循这些改进措施,从而实现马铃薯生产的提质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