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红土镍矿中钙和镁量的测定方法——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本文件适用于红土镍矿中钙和镁含量的定量分析。
Title:Chemical analysis methods for lateritic nickel ore - Part 7: Determination of calcium and magnesium content - Flame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metry
中国标准分类号:H13
国际标准分类号:77.080.99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以下是关于标准 YST 820.7-2012 红土镍矿化学分析方法 第7部分:钙和镁量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的常见问题解答。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是一种利用火焰作为原子化器的分析技术,用于测定样品中特定元素(如钙和镁)的含量。通过测量被测元素对特征波长光的吸收程度,可以定量分析其浓度。
YST 820.7-2012 主要适用于红土镍矿中钙和镁含量的测定。它广泛应用于冶金工业、地质勘探和矿产资源开发等领域。
根据测定元素的不同,可以选择空气-乙炔火焰或氧化亚氮-乙炔火焰。对于钙和镁的测定,通常推荐使用空气-乙炔火焰,因为它能提供稳定的原子化环境。
该标准适用于大多数红土镍矿样品,但对于某些特殊成分的矿石(如高铝或高铁含量),可能需要额外的前处理步骤以提高测定精度。
可以通过以下方式验证结果的准确性:
1. 使用标准参考物质进行平行测定;
2. 对比不同实验室的结果;
3. 进行回收率实验。
不可以。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中,标准曲线是必不可少的工具,用于将吸光度转换为元素浓度。因此,在测定之前必须先建立标准曲线。
标准要求使用的原子吸收光谱仪需具备以下功能:
1. 可调波长范围覆盖钙和镁的特征波长;
2. 配备空气-乙炔或氧化亚氮-乙炔燃烧系统;
3. 具有稳定的光源和检测系统。
结果的可靠性可通过以下指标评估:
1. 相对标准偏差(RSD)应小于一定阈值;
2. 回收率应在合理范围内(通常为95%-105%);
3. 不同方法间的测定结果一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