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用电热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铋中镍量的方法。本文件适用于铋中镍量的测定,测定范围一般为0.001%至0.5%。
Title:Bismuth chemical analysis method - Determination of nickel content - Electrothermal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metry
中国标准分类号:H61
国际标准分类号:71.040.5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什么是 YST 536.12-2009 标准?
YST 536.12-2009 是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的一项标准,规定了通过电热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铋中镍含量的具体方法。该标准适用于工业生产和科研领域,为准确测量铋样品中的镍提供了技术依据。
为什么选择电热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镍含量?
电热原子吸收光谱法具有灵敏度高、准确性好、操作简便等优点。与传统化学分析方法相比,它能够快速检测微量镍元素,同时避免了复杂的化学反应过程,减少了人为误差。
如何准备样品以满足该标准的要求?
电热原子吸收光谱法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该方法利用电热原子化器将样品中的镍元素转化为气态原子,然后通过光源发射的特征波长(镍元素的特征吸收线)被原子吸收,从而计算出镍的含量。其基本公式为:吸光度 = K × C × L,其中K为摩尔吸光系数,C为浓度,L为光程长度。
如何校准仪器以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如何判断测量结果是否可靠?
该方法是否适用于所有类型的铋样品?
该方法适用于纯度较高的铋样品。对于含有大量干扰元素的复杂样品,可能需要进行预处理或采取其他措施来消除干扰。
如何避免测量过程中的误差?
如果样品中镍含量低于检测限怎么办?
当样品中镍含量低于检测限时,可以尝试增加样品量或提高仪器灵敏度。此外,可采用更敏感的分析方法进行补充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