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用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钴化学分析中砷、锑、铋含量的方法。本文件适用于钴化合物或材料中砷、锑、铋量的测定。
Title:Methods for chemical analysis of cobalt - Part 15: Determination of arsenic, antimony and bismuth - Hydride generation atomic fluorescence spectrometry
中国标准分类号:H61
国际标准分类号:77.080.01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YST 281.15-2011 是一项关于钴化学分析方法的标准,其中第15部分专门用于测定钴中砷、锑和铋的含量。这项标准基于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HG-AFS),是一种高灵敏度、高选择性的检测技术。通过该方法,可以精确地量化钴样品中的微量杂质元素,这对于保证钴材料的质量以及其在工业应用中的安全性至关重要。
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的核心在于利用样品中的目标元素与还原剂反应生成挥发性氢化物,随后通过原子荧光光谱仪检测其荧光强度来定量分析。这种方法具有以下显著优势:
砷、锑和铋是钴材料中常见的杂质元素,它们的存在可能影响钴的物理化学性质。例如,砷会降低钴的导电性能,而锑和铋则可能导致材料脆化。因此,准确测定这些元素的含量对于钴材料的生产、加工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某国际电池制造商在生产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时,发现钴原料中砷含量超标,导致电池性能下降。通过采用YST 281.15-2011标准中的方法,企业成功检测并控制了钴原料中的砷含量,从而显著提升了产品的稳定性和市场竞争力。这一案例充分证明了该标准在工业生产中的实用价值。
YST 281.15-2011 标准为钴材料的质量控制提供了科学依据,而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则成为实现高效、精准检测的关键技术。随着钴在新能源领域的广泛应用,这项标准的重要性将进一步凸显,为相关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