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用硫代硫酸钠容量法测定硒量的方法。本文件适用于金属矿物、化工产品及其他材料中硒含量的测定。
Title:Chemical Analysis Method for Selenium - Part 12: Determination of Selenium Content - Sodium Thiosulfate Capacity Method
中国标准分类号:H63
国际标准分类号:71.0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YST 226.12-2009《硒化学分析方法.第12部分:硒量的测定.硫代硫酸钠容量法》是一项重要的国家标准,旨在规范和指导通过硫代硫酸钠容量法对硒元素进行定量分析的具体操作步骤、技术要求及结果评价。硒作为一种重要的微量元素,在农业、医药以及工业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因此,准确测定硒含量对于保障产品质量和安全至关重要。
硫代硫酸钠容量法是一种基于氧化还原反应的经典滴定分析方法。其核心原理是利用亚硝酸钠将样品中的硒氧化为高价态(如SeO₂),随后加入过量的硫代硫酸钠溶液进行滴定。在此过程中,Se⁴⁺与S₂O₃²⁻发生反应生成稳定的化合物,通过计算消耗的硫代硫酸钠体积即可推算出样品中硒的实际含量。
近年来,随着食品安全问题日益受到关注,硫代硫酸钠容量法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和保健品中硒含量的测定。例如,在某知名维生素补充剂生产企业的质量控制流程中,技术人员采用YST 226.12-2009标准对产品中的硒含量进行了精确测量。结果显示,所有批次的产品均符合国家规定的最低限量要求,从而有效避免了潜在的安全隐患。
尽管硫代硫酸钠容量法已经非常成熟,但为了进一步提升检测精度和可靠性,科研人员正在探索将其与其他现代分析手段相结合的可能性。例如,结合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技术,可以实现对痕量硒元素的同时监测;而借助计算机模拟软件,则有助于优化实验参数设置,减少不必要的资源浪费。
综上所述,YST 226.12-2009不仅为硒化学分析提供了科学依据,还促进了相关行业的健康发展。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我们有理由相信这项标准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助力我国在国际舞台上占据更加有利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