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再生锌原料中汞量的测定方法,包括原子荧光光谱法和冷原子吸收光谱法。本文件适用于再生锌原料中汞含量的测定。
Title:Chemical analysis methods for recycled zinc raw materials - Part 8: Determination of mercury content - Atomic fluorescence spectrometry and cold vapor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metry
中国标准分类号:H65
国际标准分类号:77.120.1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再生锌原料作为工业生产中的重要资源,在全球范围内被广泛应用。然而,其中可能存在的重金属污染物,如汞,对环境和人类健康构成了潜在威胁。因此,准确测定再生锌原料中的汞含量显得尤为重要。为此,YST 1171.8-2017《再生锌原料化学分析方法 第8部分:汞量的测定》应运而生,为行业提供了科学、规范的检测依据。
该标准提出了两种主要的测定方法:原子荧光光谱法和冷原子吸收光谱法。这两种方法各有特点,适用于不同场景。例如,原子荧光光谱法通过激发汞原子产生荧光信号来实现定量分析,具有灵敏度高、选择性强的优点;而冷原子吸收光谱法则利用汞蒸气对特定波长光的吸收特性,能够快速获得结果。这两种方法在实际应用中互为补充,确保了检测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以某大型再生锌生产企业为例,该企业在采用YST 1171.8-2017标准后,显著提高了产品质量控制水平。在一次例行检测中,通过冷原子吸收光谱法发现某批次原料的汞含量超标。经过进一步调查,发现这是由于原料来源地的环境污染所致。企业立即调整采购策略,从源头上杜绝了类似问题的发生。
此外,通过对多个样本的长期监测数据显示,采用上述两种方法测得的结果一致性高达98%以上,充分证明了标准方法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尽管YST 1171.8-2017标准已经为再生锌原料的汞含量测定提供了有力支持,但随着环保要求的不断提高,行业内仍需面对一些挑战。例如,如何进一步降低检测成本、提升自动化程度,以及应对复杂基质带来的干扰等问题,都是未来研究的重点方向。
综上所述,YST 1171.8-2017标准不仅为再生锌原料的质量控制提供了技术支持,还推动了行业的规范化发展。通过不断优化检测技术和方法,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的再生锌产业将更加绿色、可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