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低GI杂粮代餐粉的术语和定义、技术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标签、包装、运输和贮存要求。本文件适用于以低GI杂粮为主要原料制成的代餐粉产品。
Title:TNSFST 013-2022 Low GI Coarse Cereal Meal Powder
中国标准分类号:未提供
国际标准分类号:未提供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低GI杂粮代餐粉的新旧标准差异解析——以感官要求为例
在TNSFST 013-2022《低GI杂粮代餐粉》发布后,与旧版相比,该标准在多个方面进行了调整和优化。其中,感官要求的变化尤为显著,这直接影响到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消费者体验。本文将围绕这一变化展开详细解读,并探讨其应用方法。
感官要求的新旧对比
在旧版标准中,感官要求较为笼统,仅提及产品应具有正常的色泽、气味和口感,但并未对具体指标进行量化描述。而在新版标准中,感官要求得到了细化,包括色泽、气味、滋味、组织状态等四个维度,并对每个维度提出了明确的指标。例如:
- 色泽:要求产品颜色均匀一致,不得有明显深浅不均现象。
- 气味:无异味,具有杂粮特有的清香。
- 滋味:入口柔和,甜味适中,不应有明显的苦涩感或其他不良味道。
- 组织状态:粉末细腻,无结块、无杂质。
这种细化不仅为生产企业提供了更清晰的质量控制依据,也便于市场监管部门进行检验和监督。
应用方法详解
对于生产企业而言,如何有效落实这些感官要求是关键所在。以下是一些具体的应用方法:
# 1. 色泽控制
为了确保产品的色泽符合标准要求,企业需要从原料选择开始严格把关。例如,杂粮的选择不仅要考虑营养价值,还要关注其天然颜色是否稳定。同时,在生产过程中,需避免高温处理导致的颜色变化,必要时可添加天然色素进行调色,但必须符合食品安全法规。
# 2. 气味和滋味管理
气味和滋味的控制主要依赖于配方设计和生产工艺。首先,要确保原料本身无异味,避免使用变质或劣质原料;其次,在混合和研磨阶段,应尽量减少机械摩擦产生的不良气味。此外,适量添加天然香料(如薄荷提取物)可以提升产品的风味,但用量需严格控制,以免影响整体口感。
# 3. 组织状态优化
粉末细腻度直接影响消费者的食用体验。因此,企业在研磨环节应采用高效设备,并通过筛分工艺去除大颗粒物质。同时,包装环节也至关重要,密封性良好的包装能够防止外界湿气进入,从而避免结块现象的发生。
总结
TNSFST 013-2022对低GI杂粮代餐粉感官要求的细化,为企业提供了更加科学合理的质量管理体系框架。通过合理规划原料选择、生产工艺及包装流程,企业不仅能够满足标准要求,还能进一步提升产品质量和品牌价值。这不仅是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赢得消费者信赖的重要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