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支持多媒体业务网络地址翻译防火墙(NATFW)穿越的H.248代理设备的技术要求,包括功能要求、性能要求、安全性要求及管理要求等。本文件适用于支持多媒体业务NATFW穿越的H.248代理设备的研发、测试和应用。
Title:Technical Requirements for H.248 Proxy Supporting NATFW Traversal in Multimedia Service Networks
中国标准分类号:L76
国际标准分类号:35.100.99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问题1:什么是YDT 1657.4-2007标准?
YDT 1657.4-2007是中国通信行业的一项标准,主要规定了支持多媒体业务的网络地址翻译防火墙(NATFW)穿越的代理设备的技术要求。其中第四部分专门针对H.248协议的代理设备提出了具体的技术规范。
问题2:H.248代理设备的作用是什么?
H.248代理设备的主要作用是解决在NAT/FW环境中H.248协议的通信问题,通过在客户端与服务器之间建立有效的通信通道,实现多媒体业务的正常传输。
问题3:为什么需要H.248代理设备进行NAT穿越?
由于H.248协议通常运行在UDP上,而NAT设备无法正确处理UDP数据包中的动态端口绑定信息,因此需要H.248代理设备来协助完成NAT穿越,确保通信双方能够正常交互。
问题4:H.248代理设备如何实现NAT穿越?
问题5:H.248代理设备是否支持所有类型的NAT?
不是所有的NAT类型都完全兼容。H.248代理设备对不同类型的NAT(如全锥形NAT、受限锥形NAT、端口受限锥形NAT和对称NAT)的支持程度可能有所不同,通常对受限锥形NAT和全锥形NAT的支持较好。
问题6:H.248代理设备对终端设备有哪些要求?
问题7:H.248代理设备的安全性如何保障?
H.248代理设备通过以下方式保障安全性:
问题8:H.248代理设备是否会影响多媒体业务的性能?
代理设备可能会引入一定的延迟和额外开销,但通过优化设计和高效算法,可以将这些影响降到最低,确保多媒体业务的流畅性。
问题9:如何测试H.248代理设备的功能是否符合标准?
可以通过模拟实际网络环境,测试代理设备在不同NAT场景下的表现,包括信令交互、媒体流传输等关键功能,并参考YDT 1657.4-2007标准的具体指标进行验证。
问题10:H.248代理设备未来的发展方向是什么?
未来发展方向包括更高效的NAT穿越算法、更强的安全性保障、更高的兼容性和更低的资源消耗,同时支持更多类型的多媒体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