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水质荧光指纹自动预警溯源仪的术语和定义、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文件适用于基于荧光指纹技术对水质进行自动预警和污染源溯源的仪器设备。
Title:Water Quality Fluorescence Fingerprint Automatic Early Warning and Source Tracing Instrument
中国标准分类号:Z75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60.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在TSDHCIA 027-2022《水质荧光指纹自动预警溯源仪》标准中,有一项重要的改动值得关注,即对仪器数据处理与分析部分的要求更加细化。相比旧版标准,新版标准特别强调了“荧光指纹图谱数据库构建”的具体操作流程和质量控制措施。
根据新版标准的规定,在使用水质荧光指纹自动预警溯源仪时,首先需要建立一个可靠的荧光指纹图谱数据库。这一步骤至关重要,因为它直接影响到后续样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与可靠性。为了确保数据库的质量,标准提出了一系列具体要求:
1. 数据库中的每条记录都应包括完整的背景信息,如采样地点、时间、环境条件等;
2. 必须采用标准化的操作程序来采集原始数据,并且所有数据应当经过初步处理后再入库;
3. 数据库内的每个样本至少要有三次独立测量值,以保证数据的重复性和一致性;
4. 定期对数据库进行维护更新,剔除不符合质量要求的数据点。
此外,对于新建数据库而言,还建议采取交叉验证的方式进一步提高其可信度。例如,可以选取部分已知成分清晰的水体样本分别送至不同实验室进行平行测试,比较各实验室生成的荧光指纹图谱是否一致,从而评估数据库的整体性能。
以上这些措施有助于提升整个系统的工作效率及预测精度,为实际应用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通过严格遵循上述规定,不仅可以有效避免因数据质量问题而导致误报或漏报的情况发生,还能更好地服务于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