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病原性大肠艾希氏菌食物中毒的诊断依据、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本文件适用于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对病原性大肠艾希氏菌食物中毒的诊断和处理。
Title:Diagnostic Criteria and Management Principles for Pathogenic Escherichia coli Food Poisoning
中国标准分类号:C46
国际标准分类号:11.2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病原性大肠艾希氏菌(Enteropathogenic Escherichia coli, EPEC)是导致食物中毒的重要病原体之一。为了规范其诊断和处理流程,我国制定了《WST 8-1996 病原性大肠艾希氏菌食物中毒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这一标准为公共卫生领域提供了科学依据,确保了对病原性大肠艾希氏菌感染的有效防控。
诊断病原性大肠艾希氏菌食物中毒的关键在于明确病因和临床表现的关联。根据WST 8-1996标准,诊断需满足以下条件:
这些标准的制定基于大量的流行病学研究和病例分析,为医疗机构提供了明确的操作指南。
一旦确诊,及时有效的处理是防止病情恶化和传播的关键。WST 8-1996标准提出了以下处理原则:
这些措施不仅能够有效控制疫情,还能减少患者的痛苦和医疗负担。
例如,在某次集体聚餐中,多名参与者出现了急性腹泻和呕吐的症状。经调查发现,他们均食用了同一份未充分加热的牛肉汉堡。通过对患者的粪便样本进行检测,确认存在病原性大肠艾希氏菌。当地疾控中心迅速启动应急预案,按照WST 8-1996标准采取了隔离、消毒和补液等措施,成功遏制了疫情的进一步扩散。
这一案例表明,科学的标准和及时的应对措施对于防控病原性大肠艾希氏菌食物中毒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