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细菌杀幼剂在蚊虫生物防治中的应用技术要求,包括剂型选择、使用方法、效果评估及安全注意事项。本文件适用于蚊虫幼虫的生物防治及相关管理活动。
Title:Technical Guidelines for Mosquito Biological Control Using Bacterial Larvicides
中国标准分类号:C53
国际标准分类号:11.1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在遵循“WST 693-2020 蚊虫生物防治技术指南”的核心原则下,通过灵活执行和优化流程,可以有效降低成本并提升效率。以下是基于细菌杀幼剂应用的核心业务环节提出的10项弹性方案。
根据不同区域蚊虫密度和环境特点,优先选择高风险区域投放细菌杀幼剂,减少不必要的覆盖范围。
根据季节变化和蚊虫繁殖周期,动态调整每单位面积的杀幼剂用量,避免过量或不足。
探索低成本但高效的载体材料(如天然植物纤维),替代传统塑料或合成材料,降低材料成本。
对操作人员进行集中培训,提高其专业技能,减少因操作不当导致的资源浪费。
建立定期监测机制,及时评估杀幼剂的效果,避免重复作业或无效投入。
结合降雨、水位变化等自然条件,合理安排投放时间,提高杀幼剂的利用率。
与其他机构或社区联合采购杀幼剂,通过规模化采购降低单位成本。
研发或选用具有更长有效期的细菌杀幼剂产品,减少频繁补充投放的需求。
鼓励社区居民参与蚊虫防治工作,提供技术支持和工具,分担部分工作量。
引入数字化管理系统,实时记录投放数据和效果反馈,优化决策过程。